如何引证项目

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

  
@article{LCBL5336,
	author = {三高 方 和 强 马 和 瑜 马 和 英 曾 和 艳青 李 和 华亮 肖},
	title = {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},
	journal = {临床与病理杂志},
	volume = {33},
	number = {3},
	year = {2014},
	keywords = {},
	abstract = {目的:探讨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(gastric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,GIMT)的临床病理特征、诊断与鉴别诊断。方法: 对2例GIM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,并复习相关文献。结果:例1患者为女性,72岁,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,胃镜见靠近胃体前壁息肉状肿块突向胃腔,行胃次全切除术及毕罗I式重建。例2,男性,43岁,主诉左上腹痛,CT扫描显示胃–食管交界区黏膜下广基或透壁性新生物。两例患者临床分别诊断为胃肠间质瘤及胃癌,而术后病理却证实为GIMT。大体所见:灰白色结节状肿物边界不清,质地不均,表面被覆完整黏膜。镜下显示肿瘤由密集的梭形细胞和大量的慢性炎细胞组成。这些梭形细胞呈束状或席纹状排列,胞质空泛或淡嗜酸性,核呈卵圆形,具有模糊的核仁,核分裂象难以见到;而浸润于黏液样基质中的炎性细胞主要由淋巴细胞、浆细胞组成,部分区域形成淋巴滤泡,类似于炎性或反应性病变。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vimentin和h-caldesmon,部分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(anaplastic lymphoma kinease,ALK),不表达CD34,CD117及desmin。两例经随访4~6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。结论: GIM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病理改变的纤维性病变,易与胃肠间质瘤、平滑肌瘤等混淆。},
	url = {https://lcbl.amegroups.com/article/view/5336}
}